内浮顶油罐概述 内浮顶油罐是在固定顶油罐内部增设浮顶的一种储油设备,它兼具固定顶油罐和外浮顶油罐的优点,能有效减少油品蒸发损耗,降低油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,同时减少火灾爆炸风险,广泛应用于储存汽油、航空煤油等易挥发轻质油品。 结构特点 罐体:立式圆柱结构,罐底为弓形边缘板,罐壁钢板自上向下增厚,拱顶设计承压,保护内部构造。 内浮盘:由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,有单盘式、双盘式等类型,漂浮于油品表面,随液位升降,边缘密封装置减少油气泄漏。 附件:含呼吸阀、安全阀调节罐内压力;液位计、温度计监测油品状态;人孔、清扫孔
常见灾情及危险
1. 火灾爆炸事故
危险源:
易燃物:储存汽油、航空煤油等轻质油品,易挥发形成可燃混合气,达到爆炸极限(如汽油 1.3% - 6.0%)遇火即燃爆。
点火源:静电、雷击、明火高温、硫化亚铁自燃
助燃物:罐内空气提供助燃条件,助燃可燃混合气。
典型场景:
收发油作业:鹤管未插底、流速过快致静电积累放电引燃油气。
检修维护:动火前未清洗置换,或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发爆炸。
设备故障:呼吸阀、安全阀堵塞或密封装置损坏,油气泄漏遇火爆炸。
自然灾害:雷击油罐产生火花点燃油气。
事故特点:
突发性强:点火到事故发生迅速,难预判,应急时间短。
火势凶猛:轻质油热值高,火势蔓延快,热辐射强,易连锁爆炸。
爆炸破坏力大:冲击波摧毁油罐及周边建筑设施,伤亡损失严重。
扑救难度高:高温热辐射难靠近,需大量泡沫,存在沸溢喷溅风险。
环境污染严重:油品泄漏及燃烧产物污染大气、土壤和水体,治理难。
2. 设备失效事故
浮盘损坏:浮盘长期受油品浸泡、腐蚀,以及进出油冲击、温度变化影响,可能出现变形、破裂、密封失效等问题。例如浮盘焊缝开裂,导致油品进入浮盘内部,破坏浮力平衡,造成浮盘下沉。
密封装置老化:密封材料在油气侵蚀、温度变化、机械磨损作用下,会逐渐老化失去弹性,密封性能下降,致使油气泄漏。
附件故障:呼吸阀、安全阀堵塞或失灵,无法正常调节罐内压力,可能导致罐体变形甚至破裂;液位计、温度计故障,会影响对罐内油品状态的监测,引发操作失误。
3. 工艺失控事故
液位异常:液位过高可能导致油品溢出,引发火灾或污染;液位过低可能使泵抽空,产生静电引发火灾,还会造成设备损坏。
温度失控:储存对温度敏感的油品时,温度过高会加速油品蒸发,增加罐内压力;温度过低则可能使油品凝固,影响输送。
压力异常:操作不当、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罐内压力过高或过低,过高会使罐体承受过大压力,过低则可能导致罐体被大气压压瘪。
三、灾害处置方法
火灾应急处置
1.全液面火灾
初期控制:启动消防设施,同步喷泡冷却;调周边设备控火,疏散警戒。
全面灭火处置:多点围攻喷泡全覆盖,持续冷罐;监测防沸溢,灭后保供防复燃。
2.罐内局部火灾
初期控制:用罐顶设备压制,启动泡沫覆盖;断源冷却,防蔓延。全面灭火处置:按需增力供泡,隐蔽处用特殊方式灭火;清理残物除隐患。
3.罐外管线火灾
初期控制:关阀断料,灭火器扑救初火;火势大时设隔离带。
全面灭火处置:水枪冷却防爆裂,泡沫炮灭火;检修管线清隐患,恢复运行。
泄漏处置流程
工艺隔离
切断物料输送:发现泄漏,立即关闭泄漏油罐进出管道阀门;阀门失效时,用堵漏卡箍、密封胶紧急堵漏。
隔离关联设备:停运泵、压缩机等设备并断电,关闭仪表取压阀、根部阀,防泄漏加剧与二次危险。
设置物理隔离:必要时在泄漏油罐与相邻储罐、管道间安装盲板,依规格选板密封,阻物料扩散。
安全排放操作
评估排放条件:技术人员评估油罐压力、液位等,结合环境制定方案,检查排放系统确保安全。
选择排放路径:优先输送至备用罐,否则用临时管道排至安全容器,避开人员、设施密集区。
控制排放过程:缓慢开阀控速,专人监测压力、液位,遇异常暂停排放并处理。
气体处理与收尾:油气经火炬燃烧或回收装置处理;排放后检查、清洗设备,记录分析事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