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油泵

热油泵

热油泵介绍
整体概述:

一、热油泵概述 热油泵是石油化工行业中用于输送高温、高粘度油品的关键设备,广泛应用于常减压蒸馏、催化裂化等工艺装置。其主要作用是将经过加热炉加热后的高温油品(温度可达300-400℃)输送至后续工艺单元,保障生产流程的连续性。热油泵的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和安全,一旦出现故障,可能导致装置停工、物料泄漏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。 结构特点 泵体:高强度合金钢/耐热铸铁制,蜗壳形,外覆陶瓷纤维等保温层,减阻防烫。 密封:机械密封:硬质合金等材质,配冲洗系统防泄漏;填料密封:石墨石棉等材料,需

灾情特点:

常见灾情及危险

1. 火灾爆炸事故

危险源:

油品泄漏:热油泵密封失效、泵体或管道腐蚀穿孔、法兰连接松动等原因,会导致高温、易燃的油品泄漏到周围环境中。泄漏的油品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,遇点火源极易燃烧爆炸。

点火源:包括明火(如现场动火作业、吸烟等)、高温表面(如加热炉、蒸汽管道)、电气火花(电气设备故障、静电放电)、机械摩擦火花(轴承磨损、叶轮与泵壳摩擦)等。

压力异常:热油泵进出口管道堵塞、阀门误操作等导致系统压力过高,超过设备耐压极限,引发泵体破裂泄漏;或泵内出现气蚀现象,造成设备损坏和油品泄漏。

典型场景:

密封泄漏起火:机械密封磨损,高温油品外泄遇高温表面或火花燃烧。

管道破裂爆炸:出口管道受高温高压及腐蚀,压力波动下破裂,油气遇电火花爆炸。

检修动火事故:检修时未清理置换残留油品,动火作业引燃油气爆炸。

事故特点:

突发性强:泄漏与点火源出现突然,难预警。

火势蔓延快:高温油品汽化燃烧,易引燃周边设备。

爆炸破坏力大:冲击波损毁设备建筑,引发二次灾害。

扑救困难:高温、毒气阻碍救援,易复燃。

2. 设备失效事故

机械磨损:热油泵长时间高速运转,轴承、叶轮、密封等部件会因摩擦和冲击而磨损,导致设备性能下降,甚至出现故障。

腐蚀:输送的油品中含有的硫化物、环烷酸等腐蚀性物质,会对泵体、管道和内部部件造成腐蚀,缩短设备使用寿命。

气蚀:当泵的进口压力过低或油品温度过高时,油品会发生汽化,形成气泡。气泡进入高压区后迅速破裂,产生冲击力,对叶轮和泵体造成气蚀破坏。

疲劳损坏:热油泵在运行过程中,受到温度、压力波动的影响,设备部件会产生疲劳应力。长期积累下,部件可能出现裂纹,最终导致设备失效。

3. 工艺失控事故

流量异常:热油泵的流量不稳定或达不到工艺要求,可能是由于泵的转速变化、叶轮磨损、吸入管路堵塞等原因引起,会影响后续工艺单元的正常运行。

压力波动:泵进出口压力异常波动,过高的压力会损坏设备和管道,过低的压力则无法满足工艺需求,导致生产中断。

温度失控:热油泵输送的油品温度过高或过低,会影响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,进而影响工艺操作和产品质量。温度过高还可能导致油品分解、结焦,损坏设备。

三、灾害处置方法

火灾应急处置

初期控制:

切断物料:发现火情,立即关闭热油泵进出口阀门,截断油品输送;阀门故障时启用紧急切断装置。

冷却降温:启动冷却系统,对热油泵及周边设备进行喷淋冷却,防止高温损坏和火势蔓延。

扑救初火:使用干粉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初期小火,用灭火毯、沙土覆盖流淌火。

隔离区域:设置警戒区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;利用水幕或蒸汽幕隔离稀释泄漏油气。

全面灭火:

调集力量:通知消防部门,调配消防车辆、人员及灭火器材,制定灭火方案。

泡沫覆盖:采用泡沫灭火系统或移动泡沫设备,对燃烧区域进行泡沫喷射,覆盖液面灭火。

控火蔓延:对相邻设备冷却保护,清理易燃物,设置隔离带防止火势扩散。

防止复燃:火势扑灭后持续冷却,检查清理残留火种,确保无复燃风险。

泄漏处置流程

工艺隔离:

断料停泵:发现泄漏,关闭热油泵进出口阀门,停止泵运行并切断电源,带压堵漏。

隔离设备:关闭与热油泵相连管道、设备的连通阀,防止泄漏扩散。

设置屏障:用沙袋、防火毯等构筑围堰拦截液体泄漏物,开启通风或使用蒸汽幕驱散油气。

安全排放:

评估方案:专业人员评估泄漏介质、环境,检查排放设施,制定排放方案。

选择路径:优先将泄漏油品输送至事故应急储罐或火炬系统处理。

控制排放:缓慢开启排放阀门,专人监测压力、流量及泄漏情况,异常即停。

清理恢复:回收处理泄漏油品,清理污染区域,处理废水;检修设备,检测合格后复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