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石油化工工艺概述 石油化工工艺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,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,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、化工原料及精细化学品的过程。它涵盖了炼油、裂解、重整、聚合等多种复杂工艺,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。石油化工工艺具有生产流程长、反应条件苛刻、产品种类繁多等特点,其生产过程涉及高温、高压、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,一旦发生事故,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。 工艺特点 装置复杂:由反应器、塔器等众多单元设备组成,通过管道相连,如炼油工艺需多装置协同处理原油。 流程连续:采用连续化作业,各环
常见灾情及危险
1. 火灾爆炸事故
危险源:
易燃易爆物质:生产涉及原油、氢气等大量易燃易爆物,具低闪点、高挥发性,易形成可燃混合气。
点火源:静电、明火高温、电气火花、雷击
反应失控:氧化、聚合等强放热反应,温度、压力控制不当或物料配比错误,可致设备超压爆炸。
典型场景:
装置运行:管道阀门泄漏,物料积聚遇火源;反应釜控温失当,超压破裂引燃物料。
设备检修:动火前未清洗置换,金属碰撞火花点燃残留可燃气体。物料装卸:鹤管操作不当生静电,管道连接不密泄漏形成可燃混合气。
事故特点:
突发隐蔽:泄漏积聚难察,点火源触发无预兆,事故瞬间爆发。
连锁蔓延:一处爆炸破坏周边设备,引发连环灾害。
破坏严重:冲击波毁物伤人,高温加剧灾害,损失巨大。
扑救困难:现场危险复杂,难定位起火点,灭火技术与装备要求高。
污染持久:燃烧废气与泄漏物料污染环境,治理难度大、周期长。
2. 设备失效事故
腐蚀:设备受酸、碱等腐蚀性介质侵蚀,壁厚减薄,引发泄漏、破裂。
疲劳损坏:泵、压缩机等设备长期受交变载荷,产生疲劳裂纹致失效。
材料缺陷:设备制造时材料含夹渣、气孔等缺陷,或加工不当,运行中易损坏。
3. 工艺失控事故
参数异常:温度、压力等关键工艺参数波动超范围,影响反应,或致设备超压、副反应发生。
操作失误:阀门开闭错误、参数设定不当等误操作,引发反应剧烈、安全事故。
原料质量波动:原料质量不稳、杂质多,干扰反应,导致工艺失控。
三、灾害处置方法
火灾应急处置
1.设备管道泄漏火灾
初期控制:发现泄漏起火,速启切断阀断料,用蒸汽幕、水幕隔离,干粉/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,疏散警戒。
全面灭火处置:持续冷却设备管道,调泡沫消防车喷抗溶性泡沫,火势大时关阀堵漏,灭后监测防复燃。
2.反应釜内火灾
初期控制:釜内起火即停进料、关阀断源,启冷却系统降温,泄压防炸,用固定灭火设施灭火。
全面灭火处置:监测釜内参数,固定设施无效则用移动消防炮喷射灭火剂,启动通风防毒,处置残留物料并检修。
3.储罐火灾
初期控制:发现火情,启动罐区泡沫与冷却水系统,喷泡沫抑火、冷却罐壁,关闭连通阀并保护邻罐。
全面灭火处置:多方向喷射泡沫全覆盖,重点冷却受辐射部位,警惕沸溢喷溅,灭后持续供泡冷却防复燃。
4.电气火灾
初期控制:先断电源,用不导电灭火器扑救,火势大则疏散警戒。全面灭火处置:断电后调专业力量灭火,电缆沟等部位封堵窒息,检修设备合格后恢复供电,查因防再发。
泄漏处置流程
1.设备管道泄漏
工艺隔离:关上下游阀断料,阀损启用切断装置或带压堵漏;隔离相连装置,停运相关设备断电;设警戒线,用围堰、幕帘防扩散。安全排放:评估泄漏定方案,检排放系统;优先送应急储罐或火炬,辅用临时管道;控速排放,专人监测异常;回收物料,清理检修设备。
2.反应釜泄漏
工艺隔离:停进料、搅拌,断物料源;隔离反应系统,泄压防喷;用堵漏胶等封堵泄漏点。
安全排放:依物料性质定排放方式;缓慢排料,监测压力、温度;清洗置换,修复泄漏处后投用。
3.储罐泄漏
工艺隔离:关储罐进出料阀,阀坏关根部阀;隔离邻罐并监测;筑围堰、关排水阀,引流至收集池。
安全排放:按物料选排放法,轻质油转罐,危化品送处理装置;缓慢排料,监测液位、压力与可燃气体;清理检修储罐,处理废水。